碳中和服务业|碳中和服务业的定义及案半岛体育例洞悉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3-10-08
 半岛体育本期内容我们将具体定义“双碳”新业态并且对其进行分类,与大家分享国内外碳中和发展先例,明晰其全景图与价值链。  作为一种新兴业态,碳中和服务业可有效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通过开展大量研究发现,碳中和服务业尚未有机构或组织明确提出,也暂无相关定义和范围。本研究梳理了大量文献、走访了十四家专业机构企业、政府部门半岛体育、高校与科研院所,融合五十余位专家学者、行业从业者等多方关于碳

  半岛体育本期内容我们将具体定义“双碳”新业态并且对其进行分类,与大家分享国内外碳中和发展先例,明晰其全景图与价值链。

  作为一种新兴业态,碳中和服务业可有效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通过开展大量研究发现,碳中和服务业尚未有机构或组织明确提出,也暂无相关定义和范围。本研究梳理了大量文献、走访了十四家专业机构企业、政府部门半岛体育、高校与科研院所,融合五十余位专家学者、行业从业者等多方关于碳中和服务业定义与分类的观点,首次提出了碳中和服务业的定义及范围,并对各碳中和服务业子类进行解读,建立了基本范式。

  碳中和服务业是指以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数字科技为主要手段,服务于政府、企业、 社会团体和公众等多类主体的绿色低碳转型的新型产业形态。同时,本研究梳理总结目前市场上已有或正在萌发的碳中和服务业的多个种类,并将其归纳整理,提出碳中和服务业具体可分为碳数据、气候投融资、碳咨询、碳法务、碳宣教五个种类。

  碳中和服务业概念与分类在本研究首次提出,清晰描述了碳中和服务业的目标、手段、服务对象及具体分类。随着低碳发展进程加快,碳中和服务业的兴起,其概念和分类将进一步完善,囊括更多内容。碳中和服务业定义的提出和完善圈定其服务范围,对扶持和推动产业发展、建设碳中和服务业枢纽、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起到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碳数据、气候投融资、碳咨询、碳法务、碳宣教五类碳中和服务业各包含多类服务主体,提供多类型服务。

  (1)碳数据:服务主体主要为各类核算核查机构、认证机构、大数据平台半岛体育,可提供碳核算、碳核查、认证、碳数据披露等多类服务。

  (2)气候投融资:服务主体主要为公共金融机构、私人金融机构及个人,可提供碳基金、绿色债券等多类服务。

  (3)碳咨询:服务主体主要为咨询公司及碳中和方案解决商等,可提供专业研究、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设计、信息披露与评级提升、减排项目开发等多类服务半岛体育。

  (4)碳法务:服务主体主要为律师事务所,可提供减排项目开发、气候监管合规、碳交易、可持续投资的法律和咨询服务,以及气候变化诉讼等多类服务。

  (5)碳宣教:服务主体主要为媒体、培训机构、智库、高校及科研机构等,可提供能力建设、业务培训、活动组织等多类服务。

  碳中和服务业供应商可提供多元服务。提供碳中和服务业的主体较为广泛,包含新成立且主营碳中和服务的机构企业,以及传统行业的机构企业拓展其业务范围,新设立相关部门提供碳中和各类服务。不同服务主体可能提供某一碳中和服务业中的多类服务,也可能提供横跨几类碳中和服务业的服务。

  位于成都高新区的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简称“四川环交所”)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非试点地区第一家经国家备案的碳交易机构、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的合署机构、国家在川开展用能权交易试点的交易机构,同时也是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碳中和创新服务平台。四川环交所现已形成以环境权益交易为核心主业(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用水权),以生态产品交易、绿色技术交易为配套主业,以绿色金融、能力建设为重要抓手的“4+2+2”业务体系。

  同时,四川环交所积极探索司法碳中和,先后与成都高新法院联合设立四川省首个“绿色金融巡回法庭绿色金融诉源治理工作站”,提供碳法务服务;并协助地方法院完成全四川省首例引入“碳汇”理念开展生态修复案件。

  碳中和服务业种类多样,发展交织协同。碳数据、气候投融资、碳咨询、碳法务、碳宣教五类碳中和服务业分别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同时,这五类服务机构因各服务类型在碳中和服务业产业生态位不同、扮演角色不同,发展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

  碳数据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碳数据主要提供针对不同层面碳排放的定量服务,并为碳排放结果提供公信力保障。具体来说,碳数据可为不同碳中和服务业提供各类支持。例如,为气候投融资中的各类产品研发设计等;碳咨询中的减排政策制定,减排项目设计等;碳法务中的风险管理、各类诉讼等;碳宣教中方法培训、能力建设等众多业务提供底层数据和方法支撑,有效推动各类碳中和服务业发展。同时,各类碳中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催生对碳数据的巨大需求。

  气候投融资发展提供市场机制。气候投融资提供各类金融工具,采用市场化手段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这需要各类碳中和服务业提供支持。例如,绿色债券的研发设计需要碳数据提供核算、认证、咨询和信息披露的支持。同时,还需要碳宣教开展公众教育,推广气候保险应用等。

  碳咨询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碳咨询为不同服务主体提供应对气候变化、低碳转型、专业研究等方面的服务,以专业知识技能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需要各类碳中和服务业支持。例如,减排项目开发及其减排量交易需要碳数据提供核算、核查服务,还需要气候投融资提供交易平台,需要碳法务提供风险保障等。

  碳法务提供风险利益保障。碳法务主要为碳中和服务业提供维护权益、管理风险半岛体育、合规管理等多类业务。具体来说,碳法律为碳数据服务业中的各类方法学、知识产权、核算认定结果等;气候投融资和碳咨询涉及各类经营、合规风险,各类经济纠纷等;碳宣教服务业中的公众教育、法律意识建设等多方面提供法律服务,有效保障了各碳中和服务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各类碳中和服务业的发展也催生对碳法务的大量需求。

  碳宣教提供市场供需教育。碳宣教主要为碳中和服务业提供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等。具体来说,碳宣教可为碳数据服务业提供各类核算认证方法学培训等;可为气候投融资、碳咨询、碳法务提供各类能力建设、组织培训等,增加各类服务业提供主体的专业能力。同时,碳宣教也对碳中和服务业需求方提供宣传教育工作,引导企业、公众提高对碳中和服务业的需求。

  回顾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尽管曾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后来也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在低碳发展转型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梳理分析这些经验能够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转型的政策取向提供参考借鉴。新加坡和英国的伯明翰作为其中的典范以其鲜明的低碳发展转型特征和独特的发展模式令人瞩目,在低碳社区建设、低碳产业转型、低碳社会营造、政府低碳规划引领和支持推进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新加坡是全球金融中心,也是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全球推进低碳发展的浪潮中,新加坡依托自身多类基础优势,提供多种碳服务,从而广泛带动周边区域多元主体减排,同时也为自身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新加坡在以下四方面具有发展成为亚洲领先的碳交易和服务枢纽的优势:

  (1)新加坡坚定不移地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为发展碳服务业枢纽提供基本政策保障。新加坡目前已经拥有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框架,制定了短期、中期、长期的脱碳目标。

  (2)新加坡已有碳服务业企业积累,已经覆盖碳服务业大部分产业链。经统计,截至2021年11月,共有14家碳服务业企业将总部设立在新加坡;有73家跨国企业在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众多业务。

  (3)新加坡是大宗商品贸易和国际航空航运枢纽,具有开展国际碳配额交易的极大优势。大型跨国公司可在商品贸易往来的同时购买碳信用;国际航空碳抵消与减排机制也可在此处设立分部,带动国际碳信用交易。

  (4)新加坡是大宗商品贸易和国际航空航运枢纽新加坡社会环境极佳,吸引世界顶尖人才。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宜居、社会文化包容、交通往来便利、社会治安稳定、语言沟通方便。

  基于上述多类优势,新加坡发展碳服务业可从支撑东南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推动国际航空航运各类组织低碳转型、推动全球企业自愿减排三方面开展工作:

  (1)支撑东南亚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短期内,新加坡可帮助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碳核算机制和碳市场监测、报告、核查体系;中期内,新加坡可为减排项目和行动提供资金支持;长期内,新加坡可充分发挥其金融中心作用,带动周边国家碳交易和气候投融资发展半岛体育,同时推动制定统一的碳排放信息披露标准。

  (2)推动国际航空航运和各类企业低碳转型。短期内,新加坡可推动符合条件的航空运营商购买碳配额,或为可实现减排的航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中期内,新加坡将推动国际海事组织制定实施更严格的气候政策。

  (3)推动全球企业自愿减排。新加坡可为已经设立碳中和或净零排放目标的企业提供专业碳咨询和碳配额购买服务,以及为企业提供碳减排和气候风险意识的培训服务,与自愿减排量项目开发的资金支持。

  研究发现,建设新加坡碳服务业枢纽将带来众多就业岗位和极大经济效益。碳交易和气候投融资领域的就业岗位将持续增加;到2050年新加坡合规市场、自愿减排市场和部门市场预计将带来18-56亿美元的额外经济增长贡献。

  伯明翰位于英国中部,面积达598.9平方公里,人口约110万[5],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曾在工业革命早期被称为“工业革命摇篮”和“世界工厂”的伯明翰,因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在发展现代冶金和机械制造工业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蒸汽机、铁路机车和船舶等传统制造业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但19世纪80年代之后,伯明翰以传统重工业主导的产业发展结构性问题逐渐暴露,并导致其经济发展的绝对优势逐步减弱,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经历了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和石油危机的打击,伯明翰的制造业逐步走向衰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已经历了三次产业转移浪潮。受此冲击以及自身资源环境压力所迫,伯明翰政府着手实施产业转移计划以重构其产业结构,将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逐步由工业向服务业转型推进。转型的主要方向是商业服务、会展业、旅游经济、金融业、创意产业等高端服务业。伯明翰政府将这些高端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价值链中的高附加值部分相结合,形成了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格局。

  经过20多年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根据《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7-2008)》,伯明翰在全球500个城市的排名中居第83位。而且伯明翰曾连续三年被全球美世生活指数排名为英国最佳生活质量城市,更是有“第二个伦敦”之美称。

  制定明晰的商业零售、咨询服务、会展业、旅游经济、金融业、创意产业等高端服务业发展规划,同时规划建设知识型城市和文化产业园区,并计划通过大学来孵化高科技型企业。

  在保持一定的制造业比例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淘汰部分落后的制造业和煤炭采掘业,利用老工业遗留的要素环境优势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低碳产业发展战略并非简单等同于“去工业化战略”,而是实施高端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价值链高端部分相结合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战略。

  比如,伯明翰市中心60公里长的运河,可谓是工业时代航运的“黑科技”。伯明翰通过人工方式改变河道的自然运力,创造出城市的新“经济命脉”。运河的开辟为城市打造了新的工业带,带动了经济增长,从而成就了伯明翰“工业革命的摇篮”和“世界工厂”的美誉。

  然而,随着工业时代的结束,中心运河区域开始萧条破败,逐渐沦为“无人区”。更严重的是,中心运河区的衰落只是城市衰落的缩影。20世纪70年代后期伯明翰失业率高达25%,长达几个世纪的重工业生产也给这座城市蒙上了环境污染的阴霾。

  如今,运河区域已由破败萧条的河岸转变成为滨水休闲胜地,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是伯明翰最具活力的时尚购物地。运河区域完全改变了过去破败萧条的场景,重新散发出活力、时尚的新气息,成为了伯明翰全新的城市名片。伯明翰的城市活动和休闲活动,再次以运河为核心展开。运河观光也成为了伯明翰旅游的必选项目。

  综上,伯明翰以原工业基础为依托,通过对服务业这一主导产业发展的“规划-战略-机制”的统筹兼顾,改善了人居环境,实现在城市低碳发展转型的同时促进城市更新。